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主席李惠森先生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第15次參加會議,并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推動中醫藥保健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力的建議》、《關于以中醫藥為依托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建議》和《關于進一步支持家族企業創新發展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參與共同富裕的建議》三份提案。
目前,“學習強國”、《人民政協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對李惠森先生的提案做了相關報道:
李惠森:依托中醫藥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學習強國”的報道截圖
全國政協委員李惠森建議以中醫藥為依托
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人民政協報》的報道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截圖
以下為無限極網站轉載的報道原文。
“學習強國”報道原文
中醫藥已然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及“國家品牌”。如何以中醫藥為依托,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錦記集團執行主席李惠森關注的話題。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石。”李惠森表示,以中醫藥為載體,開展以此為核心的醫療合作、救助以及醫藥研發,彰顯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發揮的獨特作用,這將有利于世界各國建立和加強互通互聯的伙伴關系。
他建議,應著力促進中醫藥產業海外發展,鼓勵、支持中醫藥及中藥類保健食品出口,推動中醫藥人才及企業“走出去”,充分發揮華僑華人資源優勢,引導及助力華商在海外發展中醫藥產業;著重加強政策法規、市場準入等方面的引導,幫助中醫藥企業適應國際化市場,打造有影響力的中醫藥品牌。充分利用中醫藥跨國企業文化傳播優勢,借用各類載體講好中醫藥故事,將中醫藥文化與企業產品相結合,提高國外民眾中醫藥產品認同感。同時通過尊重多元文化,積極探索中醫藥文化與各國本土文化融合方式,增進中醫藥文化的民心認同。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迭代升級,新媒體技術逐漸打破傳統局限,成為國際傳播的重要變革力量。”李惠森認為,中醫藥文化傳播應更多利用新媒體與互聯網技術,打造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快速融入社交媒體時代。
《人民政協報》報道原文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世界再次認識了中醫藥價值。
全國政協委員、李錦記集團執行主席李惠森認為,隨著中醫藥醫療價值及中醫藥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依托中醫藥擴大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正當其時。
為此,李惠森提交了《關干以中醫藥為依托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建議》的提案,建議著力促進中醫藥產業海外發展、鼓勵、支持中醫藥及中藥類保健食品出口,推動中醫藥人才及企業“走出去”,充分發揮華僑華人資源優勢,引導及助力華商在海外發展中藥產業:著重加強政策法規、市場準入等方面的輔導,幫助中醫藥企業適應國際化市場,打造有影響力的中醫藥品牌。同時充分利用中醫藥跨國企業的文化傳播優勢,借用各類載體講好中醫藥故事,將中醫藥文化與企業產品相結合,提高國外民眾的中醫藥產品認同,并通過尊重多元文化積極探索中醫藥文化與各國本土文化融合方式,增進中醫藥文化的民心認同。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原文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如今中醫藥以其科學性、系統性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特別是中醫藥在參與全球衛生治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世界再次認識了中醫藥價值。應進一步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促進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
建議充分利用中醫藥跨國企業的文化傳播優勢,借用各類載體講好中醫藥故事,將中醫藥文化與企業產品相結合,提高中醫藥產品認同。同時依托中醫藥技術,可在當地建立中西醫醫療機構,開展中醫義診活動,運用中醫藥治病理論、方法增進當地民眾健康,提高中醫藥療效認同。通過尊重多元文化,積極探索中醫藥文化與各國本土文化融合方式,增進中醫藥文化的民心認同。
伴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迭代升級,新媒體技術逐漸打破傳統局限,成為國際傳播的重要變革力量。建議中醫藥文化傳播更多利用新媒體與互聯網技術,打造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包括通過各種網站和社交平臺,開展實時互動性交流;制作短視頻、動漫、紀錄片、電影等,以圖像彌補因文化背景、語言差異帶來的交流阻礙,進行多模式闡釋;推出遠程醫療、科研互動等,讓更多人直觀生動地感受中醫藥在健康養生、疾病防治領域的豐富經驗與價值。
點擊了解李惠森先生其他提案:
0
換一換
0
無限極服務
微博
無限極(中國)
無限極視頻號
紛享薈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