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日報報道截圖)
公筷成為健康飲食“新風尚”
“我家一直都有分餐、使用公筷的習慣。因為了解幽門螺旋桿菌的可怕之處,所以為了家人健康專門準備了公筷。”家住西山區南苑小區的吳先生表示,使用公筷不僅讓家人獲得了健康,也讓他們關系更親密了。
合餐制共用菜盤、碗筷的方式的確造成了很多傳染性病毒的交叉感染,嚴重影響了當代中國人的健康。根據各大衛生、醫療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乙肝、胃癌等腸胃疾病高發病率的國家之一,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而不使用公筷的行為則助推了這一數字的增長。
在昆明順城的某知名餐廳可以看見,每上一道菜,餐廳都專門配備了這道菜的公筷或公勺,并提示客人使用公筷。門店經理趙肖介紹說,這次“2020年‘筷樂同行’公筷倡議主題公益活動”對使用公筷的倡議與餐廳一直提倡的文明用餐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她希望公筷公勺能成為文明餐桌的標配,讓公眾養成文明用餐的習慣,打造文明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運動不足、吸煙和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各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在我國與不良餐飲習慣和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水平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市民們對于健康生活的理解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市民胡先生認為,健康的生活習慣關鍵在于隨心,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選擇自己適合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等運動。美團騎手杜先生則認為,雖然工作讓他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但他仍選擇抽出時間來做專門的運動進行鍛煉。
市民吳阿姨表示,自從退休后,她更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除了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等健康生活理念,她還保證睡眠時間、積極鍛煉,為退休生活打下良好的生活基礎。
事實上,傳統飲食習慣的改變是推廣“公筷公勺”的難點之一。中國人的餐飲習慣除了有滿足溫飽、享受美食的訴求外,還有團聚、交流的需求。分餐制、公筷公勺等倡議還需要從衛生健康這個角度進行更大限度的倡導,而“2020年‘筷樂同行’公筷倡議主題公益活動”正是秉持著這一目的,為市民送上健康的飲食觀念,也讓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原文鏈接
0
換一換
0
無限極服務
微博
無限極(中國)
無限極視頻號
紛享薈商城